章建華:堅定不移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
[ 信息發布:本站 | 發布時間:2021-06-21 | 瀏覽:66702次 ] |
能源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礎和動力,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能源行業由弱到強,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逐步建成較為完備的能源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加快推進能源改革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國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我國的能源發展也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新時代的發展要求,創造性地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辟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在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我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發生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步入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能源行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能源發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的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用能、貧困人口用能作為能源發展的優先目標,加強能源民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能源生產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能源安全新戰略的指引下,我國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就,能源供給和儲備體系不斷完善,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2020年,我國能源綜合生產能力達41億噸標準煤,原油產量回升至1.95億噸,天然氣產量達1925億立方米,發電總裝機達22億千瓦,西電東送能力達2.7億千瓦,油氣管道總里程達17.5萬公里,縣級行政區全部通上大電網,基本實現農村動力電全覆蓋,14億人口人人享有電力,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用能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能源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貧困地區脫貧摘帽、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充足的能源保障。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堅持適度超前原則,積極推進貧困地區用能基礎設施建設,農村能源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實施全面解決無電人口問題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底全面解決了無電人口用電問題。我國高度重視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著力補齊農村電網發展短板。實施小城鎮中心村農網改造升級、平原農村地區機井通電和貧困村通動力電專項工程。2018年起,重點推進深度貧困地區和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攻堅。加快天然氣支線管網和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管網覆蓋范圍。在天然氣管網未覆蓋的地區推進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供應網點建設,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改善農村供能條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取得明顯進展,改善了城鄉居民用能條件和居住環境。 堅定走綠色、低碳能源發展道路 堅持清潔低碳導向,建設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我國能源行業確立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先發展非化石能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不移推進能源革命,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清潔低碳化進程不斷加快,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不斷提高。截至2020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總裝機規模的三分之一,成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中堅力量。水電、風電、光伏、在建核電裝機規模等多項指標保持世界第一。清潔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增長到10.83億千瓦,首次超過煤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比重接近50%,達到約49.2%。 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建立了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把節能指標納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等績效評價體系。“十三五”以來,我國以能源消費年均低于3%的增速支撐了經濟的中高速增長,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降低56.8%;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2012年以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累計降低24.6%,相當于減少能源消費12.7億噸標準煤。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出了明確時間表。國家能源局著眼保障能源安全和綠色低碳發展兩大目標任務,錨定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積極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快推動碳達峰工作成勢見效。 能源技術從引進跟隨向自主創新轉變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國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推進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協同技術進步。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綠色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實現科技創新從“跟跑、并跑”為主,向“創新、主導”加速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提升能源科技水平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加強國家能源戰略科技力量,發揮企業技術創新主體作用,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能源科技創新上下游聯動的一體化創新和全產業鏈協同技術發展模式。在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趨勢下,我國能源行業加快傳統能源技術裝備升級換代,加強新興能源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清潔低碳能源技術水平顯著提升。 ——依托重大裝備制造和重大示范工程,推動關鍵能源裝備技術攻關、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我國建立了完備的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化石能源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建成全球規模最大、安全可靠的電網,供電可靠性位居世界前列。一大批能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蓬勃興起,技術進步已成為推動能源發展動力變革的基本力量。 ——制定能源技術創新規劃和《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提出能源技術創新的重點方向和技術路線圖。我國深化能源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參與、多方協同的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加大重要能源領域和新興能源產業科技創新投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各類主體創新能力。依托骨干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建成一批高水平能源技術創新平臺,有效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實現能源領域關鍵技術跨越式發展。 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為維護世界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積極貢獻。我國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發展,有力促進了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技術的快速進步,成本快速下降,經濟性顯著提升,推動全球可再生能源,特別是風電、光伏發電加快成為新增主力能源。 深化改革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 改革是推動發展的根本動力。堅持以改革促發展,能源行業深入推進競爭性環節市場化改革,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同時,加強能源發展戰略和規劃的導向作用,健全能源法治體系和全行業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支持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財稅金融體制,為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油氣勘探開發市場有序放開,油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取得關鍵進展,實現管輸和銷售業務分離;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逐步構建起了由中長期交易體系、輔助服務市場和現貨試點單位組成的電力市場體系;“放管服”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取消下放72%的審批事項。 深化重點能源領域和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構建有效競爭的能源市場,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一方面,大力培育多元市場主體,打破壟斷、放寬準入、鼓勵競爭,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能源市場體系,著力清除市場壁壘,提高能源資源配置效率,保障競爭公平,另一方面,按照“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總體思路,穩步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競爭性環節價格,促進價格反映市場供求、引導資源配置;嚴格政府定價成本監審,推進科學合理定價。 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能源行業不斷深化能源領域對外開放,持續減少能源領域外商投資準入限制。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能源領域外商投資準入限制持續減少。全面取消煤炭、油氣、電力(除核電外)、新能源等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推動廣東、重慶、浙江、湖北、海南等自由貿易試驗區能源產業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時期乃至2035年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能源工作指明了方向。能源行業要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刻領會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能源工作的根本保證,全力以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首要職責,服務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是做好能源工作的中心任務,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是做好能源工作的理念先導,大力推進能源制度建設是做好能源工作的重要保障。要著眼保障能源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兩大目標任務,不斷推動“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走深走實。 |
打印 | 關閉 |